6月12日,武创院智能线控底盘研究所通过专家咨询论证。研究所由武创院联合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李亮教授团队、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电机智能控制实验室刘洋教授团队和北京英创汇智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共同组建,将围绕湖北省汽车线控底盘产业发展,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助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汽车产业是湖北省的支柱产业、龙头产业。历经50余年的发展,湖北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省份之一,发挥着工业经济“压舱石”的作用。当前,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新能源革命“换道竞速”窗口期,湖北正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打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
研究所由清华大学长聘教授、车辆与交通研究所所长,北京英创汇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亮任首席科学家,湖北域控智驱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涛任所长。研究所核心团队成员长期致力于推进先进汽车智能产品自主产业化,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和系统性研究成果,并依托相关成果孵化了多家公司,在企业经营上经验丰富。
论证会上,武创院智能线控底盘研究所负责人张涛从发展定位、创新能力、建设目标、运行机制等维度阐述了研究所建设方案。他介绍,研究所将构建“链主+链创”的产业孵化模式,打造“基础研发-中试验证-量产导入”的全链条孵化平台,缩短技术转化周期,加速科技成果落地,集链成网,逐步形成研发在武汉、制造在周边,资源共享、产业链互补的线控底盘产业集聚中心。随后,苏州智行有道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乔剑峰就研究所拟启动孵化项目“底盘悬架电控减震器”进行了项目路演。
“底盘电控技术的智能化发展在汽车产业中具有很高技术密集度和技术壁垒,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时间及人才才能实现突破。”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李亮表示,希望在武创院搭建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上,研究所抓住发展“机遇期”加速成果产业化落地,助力我国在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向智能化领域实现跨越。
“武创院投入的‘第一桶金’不仅让我们更好地开展项目产业化工作,更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吃了‘定心丸’。”论证会上,武创院“拨转股”支持项目、湖北域控智驱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洋分享了与武创院合作的感受。他表示,武创院持续的支持赋能让创业者更有能力、也更有底气去闯去创。
武创院院长李锡玲表示,武创院愿与各方携手,加速汇聚各类创新要素,不断提升全生命周期赋能水平,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共同为湖北打造自主可控、更具韧性的汽车产业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