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工作动态
院士领衔多位领军科学家加入,武创院专业研究所添新!
发布日期:2023-06-05
来源: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字体显示:【大】【小】

新能源,孕育新机遇,蕴藏新挑战。6月5日上午,武创院先进电化学储能技术研究所通过专家咨询论证,成为武创院设立的第11个专业研究所。该所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程时杰领衔,团队成员包括多位国家级领军科学家。

01.png

储能技术,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瓶颈技术。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储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元。

今年3月,程时杰院士担任武创院芯研所论证会专家组组长时,对武创院的实践模式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此后,双方多次会谈交流,探索在储能领域展开合作的最优模式。此次研究所的设立正是双方合作的重要成果和全新起点。

由程时杰院士领衔的电化学储能技术研发团队,由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等20余名研究骨干组成,既具备牵头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创新能力,也具有孵化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

论证会中,该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长江学者蒋凯详细介绍了该所的运行模式与核心目标,并有多个储备项目进行现场路演。

02.png

作为本次论证会的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樊明武表示,储能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之一,武创院将为程时杰院士团队历时25年积累的核心共性关键技术和原创前沿技术提供良好土壤,助力电化学储能相关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落地。

现场,武汉大学电气学院院长董旭柱,国家电投集团湖北电力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立新,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宇平,亿纬锂能动力电池研究院副院长苑丁丁等来自相关领域“产学研”专家代表认为,该所面向储能技术国家重大“双碳”战略目标和产业需求,汇聚电化学储能方向一流创新和产业资源,将为武汉培育孵化一批电化学储能领域创新型企业、打造万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提供强力引擎。

03.png

“创新的体制机制,才能诞生创新的技术转换与产业发展模式。”该所首席科学家程时杰院士表示,团队将依靠武创院平台开发更多高比能、长寿命、低成本、高安全、强适应性和可持续的电化学储能产品,为我国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武创院院长李锡玲表示,该研究所是武创院推进速度最快的创新单元之一,武创院将充分利用灵活的体制机制与资源整合优势,丰富赋能方式,聚合多方资源,将该所建设成为面向国际、开放包容的创新开源平台。

武创院先进电化学储能技术研究所

未来五年内,该所将建成新型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研发中心、储能电池系统安全与消防研发中心、储能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发中心、储能系统配置与控制研究中心、电化学储能分析与测试平台和先进储能产业发展战略咨询智库等“四中心-平台-智库”,并创办、孵化、培育多家高新企业及上市公司,培养引进一批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