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媒体聚焦
极目新闻全媒体关注 “人工骨”抢占媒体C位
发布日期:2022-11-27
来源: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客户端
字体显示:【大】【小】

11月25日,极目新闻(楚天都市报)头版重点报道,以“光谷制造够硬核,人工骨材料量产”为题,关注武创院创新体系成员—亚洲生物人工骨修复材料上市。

2.png

3.png

▲楚天都市报

以前,人们如果不小心出现骨损伤了,既肉疼又心疼,因为骨科创伤类的修复材料有点烧钱,而且以进口的居多。今后,这种情况可能会因为一款“光谷造”产品而改变 。

11月24日,光谷企业武汉亚洲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洲生物”)人工骨修复材料在该公司新产品基地正式投产。

这是具有人工生物活性的多级结构人工骨修复材料,在国内首个获批上市量产,有望帮骨科创伤患者获得更好的愈合效果。而相比较于进口同类材料平均每克约4-6千元不等的终端价格,光谷造耗材终端价格可打“骨折”,每克只有约1-2千元。

白色“建材”帮骨细胞造“房子”

能用于3D打印

11月22日,极目新闻记者在武汉亚洲生物的产品展厅看见,这种材料样品就装在各种小玻璃瓶和灭菌包装盒中,容量按克算,呈白色粉末状、颗粒状和圆柱状等形态。

“这种叫‘优骼生’的材料功能强大,可以根据骨创伤修复手术的需要,进行塑形和植入。”项目首席科学顾问、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胜民说,它还能用于3D生物打印。

5.jpg

▲光谷造人工骨修复材料

他介绍,骨肿瘤、外伤、骨坏死和手术等原因都可能产生人体骨骼缺损。这时,医院通常使用自体骨、异体骨、金属假体和人工骨等材料,为患者进行修复或替换。目前人工骨修复材料的研究应用越来越广泛,后来居上,快速发展是大势所趋。

亚洲生物研发的这款产品,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具有人工生物活性的多级结构人工骨修复材料。张胜民介绍,该产品的关键原料是一种高活性钙磷生物材料,通过多项授权发明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应用,材料产品化后其主要成分和结构接近于人体骨骼组织。

张胜民打了一个比方,新型人工骨修复材料起到的作用,像是修房子用的“建材”。塑形和植入后,它们构成无数个纳米级、微米级大小的结构单元和空隙,用舒适空间吸引骨细胞“住”进来、生长成新的骨组织,最终达到新骨再生、骨缺损愈合的目标。

该项目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经过前期在北京、石家庄、昆明等5地长达四年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跟对照试验的市场主要骨修复材料相比,该产品表现出了优异的生物安全性和修复可靠性,植骨融合率高达100%,无一例不良反应事件。甚至有见证临床试验效果的医生,主动推荐自己的亲友患者使用。

较进口耗材价格打“骨折”

更多生物材料将上市

对骨创伤患者特别有吸引力的是:以前,因为骨科创伤类的修复材料以进口的居多,有点“烧钱”。而今后,这一现状可能会得到改观。

据艾瑞咨询等机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需求市场,2020年市场规模已超过1万亿,并且还在不断增长。其中,国内骨科生物材料需求量大,但是高端材料器械76%由国外厂商提供,平均单克终端价格从4-6千元每克不等,国产化空间巨大。

“经过测算,我们的人工骨修复材料,量产并广泛进入医院临床应用后,终端价格可降低至1-2千元每克,较同类进口材料价格降低50%甚至更多。”亚洲生物市场部门负责人透露,最终需要患者支付的治疗费用会更亲民,同时,治疗效果比进口材料更安全可靠。

本月,亚洲生物集团还联合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和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等单位,武汉纺织大学和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等单位,在光谷成立了“武创院生物医用材料器械研究所”,由中美两国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

6.jpg

▲专家论证

“武创院生物医用材料器械研究所”成立构想

预计未来3-5年,上述研究所将推动5-6件生物材料重大产品取得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造福民生。

11月24日,亚洲生物位于鄂州的产品生产基地已经正式启用,年设计产能为10亿元/年。由该公司研发的升级版人工骨修复材料、口腔修复材料、人工皮肤材料等,也已相继进入或完成安全性评价和动物实验等关键推进阶段,未来计划均在大光谷实现产业化。

7.jpg

▲亚洲生物产品生产基地内景